close

下午上課的想法,

讓我覺得,法律是種處理問題的"機制",

在這個機制中,如果我們要使用某個機制的方法,

就必須先定義方法是用的問題,

而法官所做的,就是去找出問題的"定義",

"定義完"之後再去"符合定義"使用適當的法條,判處罰則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機制是問題"產生後"的手段,無法根本地解決問題,

然而法律也有一定程度的嚇阻作用,對於預防犯罪,也有一定的功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做出好的法律判斷

法律用以規範人類行為,其範圍自然不會超乎人的"良知",

一個法律"判定",是否恰當、有問題,這可以詢問我們的"良知",

然而當我們對事件仍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時,我們有必要深入,

甚至這種涉及"定論(定罪)"的問題,

我們有必要更深入地去判斷。

 

尤其在我們自以為"得到結論"的時候,

更該謹慎地去懷疑、逆向思考,趨近真相,做出"更好"的判斷。

 

向來人不是完美的,因此我只追求、要求,做出"更好"而非"最好"的選擇。

 

To Myself:

不完美,是天然;要求最好,是刻意;

追求更好,是自然~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魚 的頭像
    小魚

    音樂格子

   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